口述中国|制造业的资金链为什么绷得这么紧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资金链断裂事件频发,甚至规模企业也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2018年5月,动力电池明星企业深圳沃特玛资金链断裂,公司停产。2018年2月,手机供应链巨头欧菲科技(002456)被金立欠款超6.2亿元。2016年20多家江苏造船企业资金链断裂。制造业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的资金链问题?原因不一而足,今天我们通过一位模具行业从业者的口述,从侧面来了解制造业资金链为什么这么紧张。

  谭永,在模具行业深耕10几年,从小工做起,一直到目前拥有自己的企业,现在是一家大型模具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同时经营着自己的一家模具企业。

  我在一家深圳的大型模具注塑企业做职业经理人,自己也有一个小厂,也有投资别人的厂。我们为无人机、手机镜头提供精密配件,精度要求高,需要达到0.001MM,属于高精密制造了。但在这几年,好多同行关闭工厂,遣散工人。2017、2018年,这种现象形成浪潮了。

  我经常反思这里的原因,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产能过剩。我们做制造业的,规模搞得越大,死得越快,所以我们很担心行业被资本盯上。

  我们镜头行业在2009年到2013年这四年里,非常赚钱,一个镜头成本大概是5毛钱,销售价是4块5,纯利润有70%左右,我做2000万的生意可以赚1400万。

  但从2013年开始,大量的资本涌入这个行业,可能有上百亿的资本涌入到这个行业,一夜之间产能就增加了两三倍,但订单就这么多,于是就开始打价格战,打到现在一个镜头只卖1块上下,毛利率10%左右,已经没得做了。毛利率10%是什么概念?比如说我们投2个亿来买设备,我一年做2亿的业务,10%的利润相当于就是2000万元,2亿的设备投资我要做10年才能把我的投资款收回来。放到以前可能只要一两年就把成本挣回来了。

  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个风口能持续多久,如果你不把握机会扩产,别人上去了,你就死掉了。但也可能几千万、上亿的设备投入去扩线,结果生产线刚扩完,就没有订单了,生产线大量闲置。然后大家只有白热化地去抢单,竞相降价,最后把整个行业做死。

  不投生产线就抢不到大单,我们现在供货华为、中兴、VIVO这些品牌,如果其他企业有100台注塑机,我只有50台,那华为肯定愿意把订单给100台的去做,因为规模大的交货期更有保证。

  但是规模越大的客户反而利润越低。比如做华为的单,虽然它有量,但是它的价格压得很死,最多让你赚10%到15%的毛利,一年下来听起来能做1个亿的营业额,但也只能赚1000多万利润。

  小客户的利润看似可以达到30%、40%,但大多数没有量,一样亏钱,上量的项目也会砍价,利润不高。而且小客户风险很大,它有倒闭或跑路的风险。

  其次,税收过重。一个正规公司,如果利润30%,其中16%要交增值税,剩下14%的利润,到年底还要交30%的企业所得税。

  我们旁边有几个厂,它们以前通过一些避税的技巧去避税,估计这些办法不合法,被税务部门查出来,如果是少交了300万元的税,现在要补齐。一些小公司如果要用现金去交300万元的税,这300万元的现金流足以把一个营业额在四五千万的厂直接压死。让一个有一亿营业额的企业拿500万元现金,都绝对拿不出来。

  我自己有一家公司,去年也做了1400多万元,看看我的利润,模具亏了70万元,注塑赚了150万元,折合之后还有80多万元的利润,但是去年应收款有300万元没收回,相当于倒贴了200多万元。这种生意还能做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