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资合作到一带一路40年图说央企开放共赢!

  ▲1978年12月13日,中粮总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达成协议,采用补偿贸易方式或其他支付方法,在中国大陆设专厂灌装并销售,成为中国向世界打开国门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1979年3月,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第一个代表团一行7人出访埃及,与埃及空军洽谈中国出口飞机和发动机的合同,首次实现对外出售军用飞机,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国际贸易的开端。

  ▲1981年,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与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签订了阿赫耶系列发动机生产专利转让合同,由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简称“南方公司”)按阿赫耶系列发动机全套设计、工艺、冶金和检测资料生产涡轴8系列发动机。1982年7月,南方公司第一台涡轴8系列发动机研制成功。图为科研人员合影。

  ▲S1240是国内引进程控交换机生产线的第一个项目,标志着我国现代通信制造业的起步。图为1982年11月,中比双方在上海签署关于引进程控交换机生产线项目的合作意向书。

  ▲1984年,伊拉克凯菲尔•希拉菲亚项目所属的四坝工程是中国建筑第一次在国外承包的大型工程,首次采用“贷资承包延期付款”方式。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鲁布革水电站是全国第一个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先进高效的建设实践形成了“鲁布革冲击波”。左图为鲁布革水电站,右图为《人民日报》1987年8月6日头版头条文章《鲁布革冲击》以及其他报纸对《鲁布革冲击》的报道。

  ▲1984年1月1日,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加入IAEA是我国核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我国核域顺应改革开放潮流采取的重要举措,对我国核能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搭建了中国核电央企的国际合作平台。

  首个万门程控数字电线月-中国电信万门程控电话系统通过正式验收.jpg ▲1985年5月,福建厦门开通投产的万门程控电话系统通过正式验收。从海外引进的这一系统使得厦门成为国内第一个全市纳入数字化程控电话网的城市,也成为中国通信领域加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图为验收仪式现场。

  ▲中国化学工程承建印尼托拉萨2×2.5万KW电站,这是中国第一个境外成套设备出口买方信贷项目。

  ▲上海振华重工(ZPMC)制造的装船机出口巴西桑托斯港,这是中国装船机首次走向世界。目前,振华重工制造的集装箱码头岸桥、场桥遍布全世界101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市场70%以上份额。

  ▲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是中巴两国合作的结晶,被誉为“南南合作”的优秀典范,于2000年6月13日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能力达到了新水平。上海核工程作为恰希玛核电厂的总体设计院,以秦山核电站为基础,攻克了软土地基、地震烈度等关键技术问题,并按照国际核电安全先进标准进行设计改进,有效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中国石油建成亚太、欧洲、北美三大海外油气运营中心,油气合作的一体化运营迈上新台阶、打开新局面。图为中国石油印尼项目现场。

  ▲2008年6月30日,中国首条从陆路引进境外天然气的跨国能源通道——中亚天然气管道A线年多时间,中亚管道A/B/C线公里,建设周期之短、里程之长和所经国家之多,创下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多项新纪录。图为施工现场。

  ▲印度尼西亚苏拉马都跨海大桥是中国境外第一个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的大桥,连接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和马都拉岛,总长5438米,由中交集团设计、施工、科研总承包。2005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