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作为⼯业配套,其发展⽔平受汽车、电⼦、航空航天、军⼯、医疗、建材等下游⾏业发展的影响。数据显⽰,2019 年我国模具⾏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达2727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模具⾏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 ⼊将达2816亿元。
近年来,我国模具⾏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了制造⼯艺快速提升,模具企业的专业化⽣产能⼒⼤幅 增强,现代模具⼯业体系基本形成,⾏业得到了飞跃式发展。模具产品的制造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平,质量更加可 靠,国际竞争⼒显著增强,我国模具在国际采购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据显⽰,2019年我国模具出⼝⾦额达 到62.46亿美元,2019年我国模具进⼝⾦额为19.39亿美元,同⽐下降9.37%。
在所有模具类型中,塑料橡胶模具是我国最⼤的模具进出⼝品种。数据显⽰,2019年我国塑料橡胶模具出⼝⾦额达到 39.67亿美元,占同期模具进出⼝总额的⽐例超过60%,反映出了我国汽车模具和家电模具产品在全球具有较强竞争 ⼒。塑料橡胶模具进⼝⾦额为8.70亿美元,占模具进⼝总额的⽐例超过44.89%,表明我国塑料橡胶模具还存在较⼤的 进⼝替代空间。
模具⼈才培养周期长,⾏业技术管理⼈才,特别是⾼端⼈才缺乏,在⼀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发展。⼀般⽽⾔,培养⼀名 优秀模具⼯程师需要数年的专业培养和实践经验积累。我国模具⼯业起步较晚,专业的技能⼈才和管理⼈才相对短缺, 不能很好满⾜市场需求,限制了⾏业快速发展。
我国模具产品的国家标准和⾏业标准体系尚待完善,国际影响⼒不⾜,部分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作存在⼀定程度滞 后,不利于⾏业持续健康发展。由于缺少产品标准,或标准过时,标准体系在规范市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发展⽅⾯ 的作⽤受限,未能引导企业⽣产出种类齐全、质量精良的产品,导致⽆序竞争,导致中低端模具产能过剩,⾼端模具仍 需从进⼝。
模具⽣产⼯序复杂,⽣产周期长,模具企业往往为了追求规模,采取⼴覆盖的发展策略,从⼯艺设计到研发,从加⼯到 装配试模,虽然⼀体化⽣产有助于提⾼对产品的把控⼒,但降低了分⼯协作⽔平,损失了⽣产效率,不利于技术和产品 质量的提升。专注同业竞争、缺少横向合作的模式,将造成重复投⼊,并最终导致我国模具产业⼤⽽不强,缺乏国际竞 争⼒。
模具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平和科技含量体现了⼀个国家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我国政府⼀直⾮ 常重视汽车模具的发展。近年来,政府颁布了⼀系列产业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持汽车模具⾏业做⼤做强。
近⼗年来,我国汽车⼯业快速发展,汽车产销量约占全球四分之⼀,2019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6亿辆。汽车⽣产商 为保持竞争优势,更好满⾜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新车型的开发周期和原有车型的改款周期逐渐缩 短。汽车更新换代的加速为汽车模具⾏业发展提供更⼤市场空间。
研究结果显⽰汽车重量每减少100千克,每百公⾥可节省燃油0.3升,汽车重量降低10%,可提⾼燃油效率6-8%,节能 减排效应⼗分明显,汽车轻量化对低碳经济意义重⼤。我国汽车塑料⽤量还处于较低⽔平,还存在较⼤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模具⾏业通过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主研发等多种⽅式,技术⽔平不断提⾼,和国际先进⽔平 的差距不断缩⼩。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模具⼯业孕育出了⼀批重点⾻⼲企业,2019年经中国模协认定和授牌 的重点⾻⼲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