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热点彰显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美好前景

北京奥尔威咨询有限公司蓝标成认为,安全气囊进口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也反映了我国安全气囊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2000年我国安全气囊装置进口3.1万套,2004年迅速达到最高值178万套。但从增长速度来看,在经历2001年的800%的增长高峰后就开始迅速下降,到2004年增长速度只有12.8%。2005年,我国安全气囊装置进口形势又出现了新变化:进口数量和金额出现同比负增长。2005年,我国安全气囊装置进口数量、金额分别为167.8万套、1.4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74%、-10.3%。与安全气囊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进程相对应的是,跨国企业也加快了气囊组件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的步伐。例如2004年9月,Autoliv在上海建成两家公司——奥托立夫(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和奥托立夫(上海)气体发生器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电控单元(ECU)、传感器以及气体发生器。

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韩新江介绍说,目前安全气囊系统应用的新技术主要是采用重量传感器或者红外、超声波等传感器来判断乘客与仪表板远近、重量、身高等因素,进而在碰撞时判断是否点爆、点爆力有多大,并且与安全带形成总体控制,以形成对乘客的最佳保护,另外双级爆破安全气囊也是当前安全气囊系统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智能化、多安全气囊系统是今后整体安全气囊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可以更好地识别乘客类型,并根据正撞与侧撞力度不同,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产品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而汽车也已从代步工具转变为一种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个性化消费品,消费者对汽车娱乐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车载娱乐产品市场也不断发展。

据赛迪顾问提供的数据,在2006年中国车载电子产品市场中,车载影音娱乐产品占据了大半市场份额,其中车载音响的市场份额为55.9%,而车载电视的市场份额为2.2%。对于汽车产品来说,目前内部的娱乐系统主要就是车载影音娱乐系统,包括车载音响、车载电视、车载DVD等。目前,在国产汽车中,车载音响的前装普及率已经基本达到了100%,车载音响已经进入到了产品升级阶段。2001年至2005年中国汽车音响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按出货量已达31.9%,而按销售额更是达38.1%。2006年,在国产的轿车产品中,车载CD的前装普及率明显提高,而且多碟CD的比例也有明显提升。

汽车音响自身也在不断转变,从最早的“卡带”式的汽车音响,到车载CD,再到车载CD/MP3等高端产品。从2005年来看,汽车音响中车载CD的销量已达390万台,而车载卡带的销售为202万套。车载MP3是目前许多家庭娱乐产品生产企业所看好的新兴市场,它技术成熟、体积小、容量大,而且在汽车中附加MP3功能模块对汽车的成本影响不大。此外,车载MP3还可以满足消费者自身对音乐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可以说车载MP3的普及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目前,苹果、SONY以及国内的朗科等企业已经开始在车载MP3领域发力,纷纷推出具有MP3功能的车载娱乐产品。

集成化车载电子产品将是未来汽车的娱乐终端,所有车载娱乐产品都将被集成到这套系统中。对这一强大的系统来说,集成FM/AM、CD、DVD、MP3、TV等功能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障碍,而且其增添单一功能所增加的成本也较低。赛迪顾问半导体分析师李树翀认为,从目前中国轿车产业来看,真正意义上的集成化车载解决方案应用的还比较少,只有BMW5的iDrive系统和AudiA6L的MMI系统。不过,在集成化车载电子产品技术发展和产品普及的推动下,车载娱乐留给大家想象的空间还很大。

车载导航系统越来越成为我国汽车电子市场发展的热点之一,国内不少企业纷纷投入到车载导航系统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中。估计在2008~2010年我国车载导航系统市场将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综观全球,日本车载导航系统市场已经基本普及,欧洲、北美等地区正在快速发展。

同时,便携式导航系统也迅速普及。北京奥尔威咨询有限公司蓝标成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通过宣传,人们对卫星导航的认识已经有所提高,已经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可导航产品;其次,便携式导航系统的产品价格比车载导航系统的价格便宜很多。第三,StrategyAnalytics预测到2010年,在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的8800万台导航市场中,导航手机将获得超过30%的市场份额。

我国导航产品类型主要以便携式的电子地图导航为主。采用PDA+GPS模块的方式,通过下载免费的电子地图进行服务。这种以便携产品为主要流行应用的模式,未来发展有不确定因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0研究所陈凯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对汽车导航产品和市场认识有误区,技术不成熟,产品价位过高。只注重炒作GPS和导航概念,忽略了消费者对汽车电子多方位的需要,产品类型单一,缺少前装产品,汽车厂家无法直接参与,影响市场推广。与导航相关的基础环境建设比较缺乏。

交通信息实时发布系统、组合导航定位、Telematics的中心式导航是值得我国借鉴的几个重要的汽车导航技术应用。组合导航定位系统也是国际市场广泛应用的一种,例如GPS+陀螺+汽车速度脉冲的组合导航技术。根据中国的城市情况,组合导航技术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国内已经有成本适合,技术比较成熟的组合导航技术。

陈凯认为,未来4~5年,中国的导航产品市场以单机形式的汽车导航产品为主,从目前功能比较单一的便携式产品逐渐向多功能和前装市场发展。由于中国市场特点与北美地区类似,具备中心式导航功能的Telematics信息终端产品随着3G的系统建设和普及,可能会逐渐成为未来中国导航市场的主流。

中国天地卫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莉介绍说,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几个重大国际活动的临近(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我国已在一些城市开始了ITS的试点和建设,目前北京、上海已初步实现了智能交通的基础架构,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发布、电子站牌、车流量统计和疏导等服务。

本文为太平洋汽车网转载文章,欢迎各家媒体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原出处,如果想转载“太平洋汽车网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

如果网友需要将本文转载到论坛,请点击下方按钮复制代码,再在“PCauto论坛”发贴框里粘贴即可,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大部分论坛,非常方便!

太平洋专业网站群:太平洋电脑网太平洋汽车网太平洋游戏网太平洋女性网太平洋亲子网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