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机电线下实体连锁经营新零售探索(五金店连锁)

  五金店,是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名词和非常熟知的业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五金店门店数量超过百万家!各类五金小店遍布大街小巷,它跟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各类五金店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体量,跟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强劲的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各类五金店卖的东西不尽相同,规模也参差不齐,大多以夫妻店形式存在,他们售卖的品类主要属于工业品(MRO)和建筑五金、DIY五金范畴。

  MRO:是英文Maintenance, Repair & Operations 的缩写。即:Maintenance维护、Repair维修、Operation运行 。通常是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不直接构成产品,只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料和服务。MRO是指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

  建筑五金:更多指建筑工程与装修装潢所需要用到的五金、交电、化工、机械设备等物料。

  DIY五金:更多指是居家生活日常需要的五金工具、照明、水暖、厨房用具等物料。

  这几类的市场规模,据2019年艾瑞咨询的数据统计,超过两万亿市场,跑道足够长!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这些产品,机会都是各行各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必不可少的,随时影响生产进程的必需品。

  这是这种刚需特点,伴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养育了一大波工业品生产厂家和五金店从业者!

  目前,市场为主的五金销售渠道主要有代理分销(采购联盟、专卖店)、综合卖场、线上MRO(第三方电商平台)、初级连锁经营等等。其中,线上MRO垂直电商和第三方电商平台这两年针对中高端客户也尝试发起猛攻,初步获得资本的追逐,比如震坤行、西域等,但在客户末端和教育客户的成本上花费巨大,有待市场检验。本文重点探讨占据两万亿市场大头的、分散各地的实体经营形态。之所以选择这个角度,是因为大量的需求端也是占据在金字塔下方的广大中小企业需求。而线下实体店对终端的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售后维修、前置仓、快速响应、看样品、售前沟通导购等。

  这个领域的市场,再次证明,并不是所有线上能够完全替代线下实体。有太多的案例证明了这点。

  这种形态最为常见,主要是以夫妻店为主,普遍学历不高,但吃苦耐劳。相对于商超便利店、水果生鲜业、小餐饮等,五金行业的业态至少落后10年。不论是客户,还是从业者,体验感都不怎么好。存在以下痛点:

  1.层层分销,意味着最终到达客户手上价值失线.厂家管控手段有限,市场乱象横生

  4.价格不透明,客户购买心底没数,还大量存在需要议价的情况,沟通成本高昂

  5.广大从业者心态疲惫,相当困身,生活质量并不高;哪怕做得比较大的批发商,也面临二代未必愿意接班的困境,使自己的生意盘子成为鸡肋

  9.门店销售半径偏窄,以坐商为主,营销手段单一,更没有信息化与互联网的工具导入。

  5.从业者心态依然疲态,存在不少投机行为。五金城里面不论是从事零售的还是批发的,对行业的前景并不表示向往或乐观。

  主要是个别省份做了多年的批发商联合起来寻求新的蛋糕切分,但往往因为本身利益切割就很难权衡,所以想要成功也不大现实。同时脱离不了陈旧的“批发”思维,导致并未对终端客户创造很多实际的利益。

  业内很多人觉得应该要像其它行业一样,五金店应该要连锁才对。于是很多看似门头一样,但实则连而不锁,最多只能称之为“多店模式”而已。实质上要么依然是夫妻店,要么是经营如履薄冰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