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青少年)信息服务平台作为今年政府实事项目,自今年6月19日正式开通以来,以心理健康、职业指导、法律咨询等贴近青年需求的功能,日渐成为广大青少年朋友的贴心“电子顾问”。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报道平台在为青年朋友们排忧解难中发生的故事。也欢迎读者朋友通过拨打电话或网上留言的方式,参与到与平台的谈心中去。
本报讯(记者蔡玲玲)陈小姐今年刚刚毕业,从事销售行业。原本觉得自己活泼外向的她却在工作三个月后陷入了困惑———业绩不佳,对自己的信心降到最低。于是,不久前她拨通了市民(青少年)信息服务平台的12355热线,向热线诉说心中的苦闷。
“本来觉得做销售可以接触很多人,可以锻炼自己,可是现在发现不是这样……”陈小姐告诉心理咨询师,自己与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是很外向很健谈的,可是在销售过程中与陌生人打交道却完全没有了那份轻松自在,工作业绩也受到了影响,局面打不开,可是好强的她又不想对亲朋好友说,为此很是烦恼。
在了解到陈小姐做的是保健品推销工作后,12355的咨询师在电话中对她表示了理解和鼓励:“这份工作,对一个刚刚毕业的人来说压力确实比较大,你能面对压力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然后,咨询师根据自己对保健品销售行业的了解,向陈小姐分析了她销售方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原来陈小姐自小缺乏与年纪大的人打交道的经验,对保健品消费对象老年人的心理缺乏足够了解,造成工作业绩不佳。咨询师鼓励陈小姐多从销售对象的角度考虑问题,真诚地进行沟通。陈小姐在电话中恍然大悟,终于轻松地吐出憋在心里的闷气,又充满信心地投入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