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泽鲜艳的蔬果和香喷喷的面包,有着吸引人视线的魔力。新鲜的水果,和刚出 炉的面包,可以让人们敏锐的感受到商品的鲜度,不自觉的联想到:这家超市每 天都有更新商品啊!
此外,蔬果和面包通常采用低矮的超市货架陈列,这样就不会阻挡顾客的视线, 可以让人们一眼就看到超市内部的商品分布,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店欲望,提高超 市的客流量。
超市副通道就是超市货架之间形成的通道,如何吸引顾客进入副通道,以浏览更 多的商品?这就需要用品牌商品自带的宣传力和知名度,来吸引顾客走进并浏览 两侧货架上的商品。
在超市主通道和副通道之间摆放有相关性的品牌商品,还有着“阻挡”有明确购买 目标的消费者前进的作用,简单说就是利用品牌商品激发顾客的好奇心,从而让 顾客停下脚步去浏览更多的附近的商品。
作为超市的经营者,一定要知道超市货架的“黄金陈列位置”:亚洲人的普遍身高 在 160-170cm,所以顾客的视线cm 的范围内,也就是 货架上第 3 和第 4 层,把人气商品放置在这里更容易优先让顾客发现。
人们的视线总是习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浏览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所以将高利 润的人气商品摆放在一排超市货架的右侧,更助于促进人气商品的销售,为超市 带来高收益。
数据显示,将有吸引力的、包装观感强的、利润高的亮点商品摆放在端架上销售, 可以将销量提升 3-4 倍之多。这是因为端架大多面对着超市的主通道,是顾客的
必经之路,即使人们只是行走在超市的过道间,也能轻易的看到端架上摆放的商 品。
研究表明,在端架上放置 1-2 种商品时最能吸引顾客的关注,突出且大面积的陈 列方式会让顾客的目光自动聚集在这些亮点商品上。
超市中的冰激凌、速冻食品、冷冻饮料、酸奶等冷冻食品, 不宜长时间暴露在 常温环境中。将它们摆放在超市出口附近,顾客就不必一边购物一边担心它们融 化,有助于提高消费者购买冷藏食品的机率。
把冷藏商品放在超市购物的最后一站,也最符合超市购物动线的设计。诱导顾客 尽可能晚的购买冷藏商品,这样就可以使顾客放慢逛超市的速度,停留的更久一 点。
收银区是超市中客流量最大、最集中的地方,也是顾客完成购物的必经之路,把 特卖商品集中摆放在这里容易烘托出热闹的购物氛围,带动整个超市的人气,减 缓顾客排队等待的焦虑感。
价格低廉的特卖商品不容易引起顾客的反感,放在收银台前反而没有了与其他价 格的比较,更容易让顾客失去对价格的敏感度,不知不觉的就会在排队时顺手购 买一两件。
超市陈列绝不只是把商品摆上超市货架那么简单,事实上,同一件商品摆在超市 的不同位置销量可差几倍!所以我们要掌握和运用商品摆放位置与销量之间的规 律,为超市争取更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