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铝轮模具厂藏身南海几乎每辆汽车都有它的身影!

  从今年6月起,南海区正式启动“传承品质 成就品牌——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联盟总体行动,并从当月起开展“寻找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评选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在南海企业界引起热烈反响,收到超100家南海企业报名。

  即日起,南海发布微信将刊登【南海隐形冠军】系列报道,解读南海制造业“隐形冠军”的集群现象,解码南海民营企业的冠军力量,敬请关注。

  南海狮山松夏工业园内,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达”)的荣誉墙上,来自中信戴卡、天津立中集团、东芝、威富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颁发的“优秀供应商”“核心供应商”等荣誉尤为亮眼。

  每年,占据全国产量60%的汽车铝合金轮毂模具就从这家低调的企业中“走”出来,运往全球最大的铝车轮供应商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戴卡”),以及中国最大的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之一的立中集团。

  这就意味着,奔驰、宝马、奥迪、福特……全球大部分知名汽车产品上,都有“奔达制造”的一部分。

  低调“藏身”在南海,奔达早已是中国最大的OEM汽车铝合金轮毂模具供应商,发展20余年,奔达不仅推动了中国汽车制造国产化的进程,还为中国轮毂行业从零到世界第一作出了杰出贡献。

  奔达每年能生产2000多套模具,是中信戴卡、立中集团的核心供应商。 资料图片

  中信戴卡、立中集团位于中国、美国、泰国等地的汽车铝合金轮毂生产车间内,奔达制造的模具或以滚烫的金属液体充填,或以拍、压、锻造,将铝锭、铝棒“变”成轮毂,安装在轮胎,支撑汽车安全行驶。

  但在20多年前,这些轮毂模具还全部依赖进口。1990年成立的奔达,成为首批打破这一僵局,推动模具国产化的先行者。

  “中信戴卡最初推动模具国产化就选择了奔达。”奔达模具技术中心总监陈庆勋介绍,在成立之初即以汽车铝合金轮毂模具专业化、标准化、特色化作为发展方向的奔达,由此从国内模具厂中脱颖而出。

  但国产化的路并不好走。“当时国内铝合金轮毂模具制造基础十分薄弱,从原材料、模具设计、制作工艺等,奔达都要一一进行攻关。”陈庆勋说。但正是在与合作方互相磨合、成长的过程中,奔达模具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铝合金轮毂核心技术、制造工艺的企业。”

  随后,奔达的发展进入“快车道”。20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累计生产各类金属型铸造模具2万多套,现在的奔达,早已是丰田、东芝、中信戴卡、立中集团、中兴、DEE ZEE等国内外客户的主要供应商,并成为国内铝轮毂水冷模具的最大制造企业。

  一个“隐形冠军”的炼成,离不开在某一细分市场专心致志的耕耘,奔达亦不例外。但在坚守上,奔达的原则有点不一样:“企业的战略不是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不做什么’。”奔达创始人、总经理简伟文说。这是他的准则,亦是奔达的准则。

  把时间拨回至1993年,彼时,根据对行业的判断,简伟文把奔达模具厂定位为“铝合金轮毂专业模具厂”。这一专业化的定位,需要极大勇气的。

  在模具行业,生产安排往往是由客户需求决定,“接到什么订单就做什么”。简伟文回忆,初期市场尚未开发,奔达也曾陷入困境。“怎么熬过去?很简单,没有活干就组织工人培训。”挣扎过后的简伟文,始终坚持“不做什么”。因此,即使在轮毂模具订单不够的情况下,客户把非轮毂业务的订单送上门,奔达也不接。

  “只做一件事,积累的经验和犯错的总结都比别人多。”奔达的这一坚持,使其在需求具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