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即时零售助力零售行业转型升级

  即时零售作为一种融合线上线下,高度满足消费者便利化、即时性需求的零售新业态,正成为零售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并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本报告对即时零售这一新业态的概念、特征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其产生及发展的经济、政策、技术、人口结构、竞争态势和防疫要求等六方面背景和条件。报告认为,即时零售不仅是对传统零售业态的重要补充,还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扩容升级、企业降本增效以及新型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即时零售面临着供给能力不足、社会认知不够、标准水平不高等困难,建议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提升零售新业态标准化水平,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推动即时零售绿色健康发展。

  便利化是零售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3],也是我国零售行业演进的重要轨迹之一,甚至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零售业发展史,可以部分地通过零售或购买的便利化来呈现或说明[4]。伴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与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更加便利化的新型零售业态不断涌现,即时零售作为其中一类典型商业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便利化需求,还对我国流通效率的提高、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经济循环的畅通产生重要贡献。基于实地调研与行业数据分析,本文对即时零售的内涵特征、发展现状、产生背景、重要意义、面临挑战等进行了系统性分析。

  即时零售是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的高时效性到家消费业态,属于典型的零售新业态和消费新模式。即时零售一般分为平台经营和自营两种商业模式。与传统的线下零售渠道以及其他的网上零售相比,即时零售具有若干典型特征:一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即时零售是囊括了线上交易平台、线下实体零售商、第三方(或商户自有)配送物流的完整零售体系。线上购物平台需要打通与线下商户的商流和信息流,作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入口,线下实体商户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数字化改造以适应新的线上消费模式。二是配送流程周期较短。由于即时零售满足的是消费者应急性、即时性需求,时效性极强,因此即时零售的商品配送时间一般控制在1小时以内,甚至多数场景能实现半小时内送达。由于对配送效率的要求,即时零售也较少出现跨城市交易,更侧重于同城服务,体现为本地零售商户的线上化和数字化。即时零售与其他零售业态的更多区别详见表1。

  即时零售的商品种类不断丰富,从当前的订单量数据来看,水果、酒饮、休闲食品、生鲜等多种品类需求旺盛,美妆、母婴等商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见图1)。

  从订单的下单分布时间看,即时零售在午餐前和晚餐前后的时间段需求较为旺盛,其中17点-20点下单的订单量占到全天单量的近30%(见图2)。

  从订单的下单场景看,住宅区场景最为常见,订单量占比超过60%,而企业/写字楼、酒店、商铺、学校等场景也有较多订单分布,充分体现出即时零售场景丰富、满足大众即时性需求的特点(见图3)。

  近年来,即时零售的规模正在快速扩大。根据美团商业分析团队的测算,2020年即时零售的相关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占2020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的比重达到1.5%。预计到2025年,即时零售行业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预计即时零售相关市场在2019-2025年之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8.3%,行业整体具有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巨大的增长空间。

  以“零售轮”、“真空地带”、“零售手风琴”、“自然选择”、“零售生命周期”等多种理论假说为代表的研究显示,零售业态演进发展与结构创新变化受到市场环境、供需关系、微观行为的多重影响[5-6]。本文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