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河东区通过“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复评考察

  6月161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五金制品协会考评组一行对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进行了复评考察。本次考察组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专职副理事长金立新任组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副处长聂博、中国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毕智涛、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秘书长苏安建、山东省五金与衡器行业协会会长于和理担任考评专家。

  考察组在河东区期间,先后考察了山东长鹿工具有限公司、山东永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山东临沂国际金属生态城、山东华业鲁蓝表面科技生态示范园、山东启阳液压科技有限公司、临沂五金城等有关单位,听取了临沂市河东区关于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发展情况介绍,审阅了所提供的评审资料,并与河东区政府、有关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进行了交流与座谈,经认真研究和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河东区通过“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复评考察。

  据了解,临沂市河东区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以生产剪刀、锤子等五金工具而全国闻名,现已形成以钳子、锤头、斧头、扳手为代表的手工工具,以油灰刀、锯片、卡子、泥瓦工具为代表的装修五金及以镐、锄为代表的园林工具等三大工具品类。

  2009年,河东区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称号,河东区五金工贸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现拥有江北最大的五金钢材集散基地,行业届流传着“世界五金看中国,中国五金看临沂,临沂五金看河东”的赞誉。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五金企业实现产值74.9亿元、同比增长34.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7.4%。作为河东区重要的传统产业,五金产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就业推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察组专家认为,临沂市河东区五金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规模优势明显,工贸结合集群特色鲜明,技术改造成为新动力,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此外,为促进五金产业提质增效,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擦亮“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品牌,河东区人民政府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临沂国际生态城河东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 年)》、《河东区五金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河东区工业经济发展扶持政策(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五金产业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产业布局分别作出详细规划说明,切实为产业发展瓶颈提供解决方案,激发产业潜能。对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措施、计划安排、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标准等提出要求,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改提升一批、入园发展一批”的思路,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三年集中攻坚行动,推动五金产业向集约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由低端迈向中高端,增强五金产业整体竞争力。针对特色园区、产业引导、骨干企业、规模企业、企业技术改造、企业参展参会、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设立扶持或奖励资金,为引导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作用。

  结合实地考察情况,专家组对临沂市河东区五金工贸城未来发展提出如下意见:希望河东区委区政府继续大力扶持五金产业工贸城发展,以本次考评为契机,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明确“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举措,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发展能力,深化工贸结合,推动河东区五金工贸产业的创新转型升级;继续加大智能制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制造模式智能化。通过质量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网络系统管理等模式,实现成本最优,扩大利润空间,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研发经费投入,鼓励区内企业向集团化经营与产业聚集的规模经济发现发展,力争培育出具有“高精尖”特色的龙头骨干企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深入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