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回报祖国梦想照亮前路

  “来不及回首,来不及留恋,祖国召唤的号角已经吹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期待的岗位上去,在大江南北,在世界各地,向祖国报到!”6月18日,在南京大学2022届毕业典礼上,24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激情澎湃地朗诵了《向祖国报到》。他们中有的人将奔赴国防军工岗位,有的将赴海外求学,还有的将去基层服务。

  “在群众身边心系‘国家事’,在广阔天地肩扛‘国家责’。”化学化工学院博士毕业生鲁硕作为山东科技厅选调生,将赴山东沂蒙老区工作。尽管家在山东菏泽市,但距离工作的乡村,还有3小时车程。“沂蒙老区受限于自然条件,发展相对落后,目前当地也在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我在南大期间的学习大有用武之地,同时,我将虚心向当地群众学习,把担当展现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中。”

  环境学院本科毕业生苏泓波即将前往贵州省平坝县第一中学支教。当天的毕业典礼上,她和其他同学一起获得校党委书记胡金波赠送的教辅文具和书籍,“其中有课堂教学用的‘小蜜蜂’(扩音器),我将带着它去远方传播知识,传递梦想。”

  随学院前往云南双柏妥甸中学进行科普支教、在南京各小学普及环境知识……整个大学四年,苏泓波的志愿服务活动时间长达300多个小时,“助人者助己,成人者成己,整个大学阶段这句话在不断得到验证。”她告诉记者,在云南妥甸中学支教的最后一天,所有同学都来和他们拍照留念,依依不舍,有孩子还跟他们约定日后在南大相见,“那一刻感觉自己的投入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个暑假,苏泓波打算苦练教学内功,“前不久学校举行的教学比武,让我发现一些能力缺失,我要努力做一名更加合格的支教老师。”

  记者了解到,今年,南京有81名毕业生获得2022年南京大学“青苗奖”,他们将赴基层、重点领域和艰苦行业一线名同学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展支教扶贫工作。

  在南京工业大学2022届毕业典礼现场,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杨皓以平实有力的讲述引发了全场一阵阵掌声。“打开生命的这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什么味道,但从9岁那年被确诊为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后,我已经知道——我抓到的是苦涩、是煎熬。”

  每个月会发四五次高烧,吃的药比饭还多……10多年以来,杨皓一直承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折磨。上大学后,杨皓开始接受生物治疗,每个月去医院打一次点滴,但多年来激素药的副作用堆积导致双侧股骨头坏死,每走一步路带来的剧痛都会让他直冒冷汗,但他会一字一句录下书本的内容,在公交车上、排队等候检查时、打点滴时戴上耳机反复听、反复学。大学四年,他的专业排名一直保持前5%,和检查报告一样多的奖状证书,记录着他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抗疫志愿者等荣誉。在医院治疗的这些年,杨皓遇到很多和他一样深受病痛折磨的人,这让他的梦想日益坚定:要研发新药,让病友们重获健康。如今杨皓被保研至上海科技大学继续攻读生物医药方向。“受到了太多关心和关爱,我唯有继续深造,将来用生物医药知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他说。

  手捧“大学成就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余天洋感受到热爱的力量。从小喜欢编程,进入大学后,面对工科数学分析等更深更难的课程,他每天用6个小时以上的自主学习时间给自己“加码”,大一就接连拿下省级和国家级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20万余行代码的实战经验、数个大型代码工程的开发,让他熟练掌握6种编程语言。

  大三时,学习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