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研职校生的就业季:技校生“不存在就业难”中职生忙升学

  “如果将技校类职校毕业生也算上,今年流入用人市场的毕业生远不止‘同比增加超百万’。”安徽某“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分管就业的老师汪俊说。

  今年全国技校类职业院校毕业生规模超百万人,这些技校生大都会直接流入用人市场,但由于技校生由人社部门主管,所以这一部分数据并不在教育口统计的1076万高校毕业生之内。

  但汪俊也表示:“和往年一样,毕业后成为‘蓝领工人’的技校生,依然是用人市场上紧俏的存在,并不存在就业难题。”

  中考是学历教育的一道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后,有人延续普通教育考试升学路径,有人进入职业教育赛道。在中国,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历人员,由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实施。

  经过三年教育,不同于还在为“选择大学/大专的哪个专业”而发愁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同样刚满18岁的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已经经历了一年企业或工厂的顶岗实习,和高校与高职毕业生一起面临“就业大考”。

  不过,虽然一样是中等职业教育层次,技校生和中专、职高生,无论是在招生、培养模式还是用人市场上均存在差异。其中,技校归属人社部门管辖,按照实用型人才培养,毕业发放劳动部门印制的技工学校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成为用人市场上“蓝领工人”的主力军;中专和职高属教育部门管辖,毕业后发放教育部门印制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培养要求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并重,此二者属于用人市场中狭义上的中职生。

  此外,升学渠道也有所不同,三者均可以参加普通高考,但职高生和中专生还可以通过对口直升参加职业类高考或通过五年一贯制(3+2)中高职衔接办学项目升学。

  据第一财经调研了解,今年技校生延续了往年供不应求的趋势,尤其是制造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即便在企业订单量减少的当口,依然抢手。而中职生(本文“中职生”为狭义概念,不包含技校生)却面临更复杂的处境,在新版职业教育法、企业需求变化等多重政策和社会因素推动下,此次调研中的多数院校过半数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直接就业人数占比持续下降;但也存在因家庭、地区产业发展等因素,中职生“不知道找什么工作,却不得不找工作”,继而被吸纳入灵活就业群体的情况。

  “今年我们只有约2500名毕业生,人数有限,又地处东莞,学生还是像往年一样供不应求。”东莞市技师学院副院长吴光明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企业对一线工人的需求比例大,尤其是制造业相关的技能人才相当抢手。

  6月16日,东莞市技师学院举行了2022年校园招聘会。来自东莞及周边地区320家企业提供10092个岗位,供学院2249名实习生和2500多名毕业生选择。招聘岗位涉及从基层员工到企业管理人员,待遇从5000至7000元不等,平均待遇6000元左右,个别企业最高给出16000元。

  这320家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中国500强企业6家,上市企业31家。其中智能制造类用工需求达5203个,而学院智能制造专业实习就业生571人,岗位数与学院该类求职人数之比约为9∶1。

  “制造业相关专业的学生,比如机电一体化、机械、数控、模具等,企业基本上是有多少要多少。”吴光明表示,学院毕业生基本都会选择在东莞就业,企业和岗位比较多,学生也会考虑对比发展前景、福利待遇、饮食居住等。

  佛山市技师学院副院长杨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也表示,今年企业对制造业方面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