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成都:融合式创新的中国样本

不过2018年12月底我到成都出差时,恰逢冬日的萧瑟和绵绵的冷雨,匆匆忙忙就离开了,并没有不想走的感觉。

也因为这次经历,内心一直觉得,成都固然优秀,但和令人向往的杰出城市还有距离。

小红书上有这样一则评论:“我和我老公都认为成都除了雾霾,真的是一个满分的城市!它的包容性,它的美味,它小资安逸而又洒脱的情怀,是我们最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

不久前我在成都住了几天,朋友们说这几年空气质量大幅改善,雾霾几乎消失了。这次的所见所闻,让我重新认识了成都的魅力和对中国的价值。

当我漫步在环城生态公园,领略全线公里的超级“绿环”的美景;当我在华商金融中心参观各式各样的美食铺子;当我在交子大道走进一个个“盒子屋”,感受文化创意、潮流品牌、数字消费的时尚人间烟火,真的羡慕成都人的幸福指数。

但要说成都代表的就是小资安逸,并不准确。高新区一位负责人说,当年他到上海招商,去了众安保险,众安的高管一听是成都高新区来的,立即说:“你们不来,我们也要去成都发展。”

众安做互联网保险,主要靠软件,而在中国软件圈,成都高新区的天府软件园大名鼎鼎,经典手游《王者荣耀》诞生在这里,腾讯的新文创总部建在这里,抖音集团在总部之外最大的研发基地也在这里。

“你们软件人员的加班时间一点不比北京上海少,只不过你们晚上九点、十点加班完,还可以吃个夜宵再回家,不像北京上海,很多软件人员一天在路上就要花三四个小时。”

2018年,联合办公空间“梦想加”和《每日经济新闻》发布《成都联合办公行为报告》,显示成都上班族晚上7点半以后下班的比例为26%,比北京多出近7%;成都上班族在周末加班的平均人数和时长也高于北京。

2019年,众安保险在成都地铁2号线做了一个推广活动,主题就是“拯救成都不闲族”。不闲族,是指在“悠闲”的标签背后不得清闲的年轻一族,他们活生生熬出了一双熊猫眼。活动采用行为艺术,让一批“熊猫人”在2号线上表演,呼吁“生活别只剩下黑眼圈,还要爱的魔力转圈圈”。

成都是慢活的,也是快耍的。老成都人或许还能活得“巴适”,在高新区的天府一街到五街,则早已不拼麻将拼代码。只不过,能把996和美食相结合,这还是一种“安胃”。

“巴适”+“高新”,才是成都的全貌。成立于1988年的成都高新区,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走在开拓创新的前沿: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1991);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2006);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核心区)(2017),等等。

成都高新区现有面积237.3平方公里(含合作共建),形成了“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即高新西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高新南区、成都未来科技城。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 在178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第六,是名副其实的“西部第一区”。

1、战略腹地的价值。成都历来是军工之城,在航空军工、航天科技、电子科技、核工业、微波技术等领域根基深厚,成都的科教基础也很雄厚,有64所高校,还有不少科研大所。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和东南沿海拉开了足够距离的成都,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2、国家中心城市的价值。成都是西部的消费中心,西南的生活中心、创业中心,人才流入的热土。截至2022年末,成都常住人口达到2127万人,和北京相差不到60万,假以时日大概率会超过北京。

成都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尤甚,过去五年,通过实施“蓉漂计划”等人才新政,先后吸引了66万青年人才落户。在成都读书的大学生,在省外读书的川籍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到成都工作的比例很高。

成都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学子的吸引力也很强,形成了“近者留,远者归”的效应。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年轻人者得未来,这让成都充满了想象。

如果在中国东西南北各找一座城市作为指标,我的答案是,北看北京,南看深圳,东看上海,西看成都。

园区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1988年首个国家高新区北京中关村获批,确立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方向。2022年,国家高新区创造了全国13.6%的GDP,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则为全国平均值的2/3。国家高新区研发经费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将近一半,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国企业的将近一半,高新区拥有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也占全国的将近一半。国家高新区汇聚了全国超过1/3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1/3的高新企业和2/3的科创板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178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成都高新区有何特色?我想到了融合式创新的概念。

我去过不少高新区调研,基本都在介绍产业,有的也介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但属于点缀型的,而成都高新区则是生产、生活、生态三足鼎立,浑然一体,相互支撑。

从产业看,高新区现有的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都是国内一流水平。2022年高新区市场主体累计存量达33.14万户,其中企业20.54万户;聚集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36家,其中国家级平台61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孵化器18家,在孵企业1.7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2022年高新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320余家,其中31家入选2022年备案四川省瞪羚企业名单,占了一半;高新区全区汇聚各类人才75万名,平均每年新增从业人员超过10万。

截至2023年7月,高新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量达53家(A股4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106家。高新区还在继续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大力推动企业上规、上市、 上榜、上云,壮骨健腰,壮大高新企业军团。

然而,如果你不是走进产业园、创业园,而是在高新区漫步,则会觉得自己置身于一座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际化前沿城市,一座高品质生活的宜居花园城市。产、城、人,科技、商业、文化,传统建筑与高楼大厦,老式茶馆与艺术潮流,热热闹闹,和谐融合,充满多元魅力。

例如,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的定位,是“生态公园+世界级商圈”的融合;其中的亚洲最大、全国首个下沉式时尚百货——成都SKP,是“生态+商业+生活”的跨界融合;“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是通过“智治”手段对多维空间进行融合。

高新区既有交子双塔灯光秀等网红打卡景观,也有遍布“公园社区、示范街区、示范小区”的绿道、水系绿地链,还有全龄友好的不少运动场所。到2025年,高新区每个社区至少都会有一处社区运动空间,让孩子们运动就在家门口,可以“野蛮其体魄”。

偶然听到高新区宣传部的干部向区领导汇报说,高新文创传媒公司对员工有个要求,每人每天要走8000步,一年要读12本书,年轻人身心健康了,面对工作压力就能更好应付。领导似乎还不满意,回了一句:“8000步好像少了一点。”

高新区的文化中心有多功能剧场、图书馆、文化馆等五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