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怎么办?《守护成长丫丫有话说》第三期来了!帮你答疑解惑→

  当今社会,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在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中,“低头族”也不断低龄化。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就拿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连吃饭和睡觉都不顾,因为玩游戏而不爱学习等。

  孩子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也没有判别是非对错的能力,玩起来就没有节制,非常容易上瘾。如何应对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沉迷,成为很多家长的痛难点。本期我们邀请到心理咨询师李霞,就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暑假期间,孩子吃饭、上洗手间、睡觉前都离不开手机,基本都在电视、电脑、手机等不同屏幕间切换。长期沉迷电子产品,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呢?

  李霞:任何的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说起电子产品,相信家长们对它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要说“恨”,主要是因为电子产品会给孩子身心造成一些影响。

  1、过度玩游戏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比如视力低下、难以入睡、饮食不规律等。如果一直沉迷于电子产品,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减弱,甚至可能会非常不适应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流。

  2、一些赌博游戏的广告会植入到游戏中来,产生高额利润的诱惑,引诱缺乏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参与赌博。

  3、一些游戏的设计刚开始很简单,但到后面越来越难,诱导孩子充值才能通过更高级别的关卡。

  4、暴力情节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大多数游戏都具有攻击性元素,暴力游戏会改变一部分孩子对暴力行为的看法,一种是产生暴力倾向,另一种是对血腥和暴力的场面形成错误的生命观。

  孩子一玩手机、电脑等精神焕发,但一提到学习、写作业,便十分抗拒。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李霞:想要了解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原因,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才是关键。

  在我的心理咨询案例中,有位男孩沉迷游戏。他说网络游戏可以让自己听不见父母的啰嗦。也就是说,孩子认为在游戏中可以脱离父母的控制,获得自主的权利。

  游戏是可以犯错的,如果错了,可以再来一遍。孩子在打游戏的时候,心情是放松的。

  满足了孩子的社交需求。孩子们在一起会将玩的游戏、关注热点等作为讨论的话题,孩子在和别人讨论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会沉迷于电子产品。

  一些网络游戏可以满足孩子对抗和冒险的需求,以及成就感和价值感的需求。比如,孩子玩游戏到一个级别,它会说,“哎,真棒!你好厉害!”可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游戏奖励,给到孩子成就感和价值感。

  此外,很多家长喜欢玩手机,回到家之后手机不离手。受到家长的影响,很多孩子也将看手机当成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习惯性沉浸在手机游戏或者视频中不可自拔。一些家长工作忙碌,没时间照看孩子,于是就让电子产品代替自己陪伴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渐渐习惯了电子产品陪伴的时光,他们甚至很享受这种陪伴。

  我们都知道孩子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父母应该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电子产品,防止孩子沉迷其中呢?

  父母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当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时,父母不妨放弃强硬的干涉方式,通过合理的教育帮助孩子了解电子产品的危害,跟孩子通过沟通、协定来制定使用规则。

  比如,父母可以定期检测孩子的视力状况,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孩子会出现视力下降,当孩子看到沉迷手机的危害时,自然会了解电子产品的危害。

  了解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原因后,父母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