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两江新区以两江协同创新区、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礼嘉悦来智慧园等创新平台为载体,把科技创新作为“一号工程”,致力于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

  在政策层面,两江新区出台推动科技创新“1+2”系列文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完善的创新生态,有利于帮助企业吸引高端人才,推动公司技术研发。”重庆可兰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罗世龙说。

  可兰达在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拳头产品万年历APP在移动日历工具行业排名前三。

  罗世龙认为,两江新区创新的各种资源要素在重庆范围内优势明显,新区数字经济企业集聚,为企业在招揽人才、技术协同等方面提供了客观条件,“更有利于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靠拢。”

  在两江新区119家“专精特新”企业中,主要分布于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等8个行业,制造业和软件业数量靠前,共计105家,占比接近90%。

  主导产业优势突出,其他产业加速崛起,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持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不断增强,两江新区这样的产业生态,为诞生“专精特新”创造了更多可能。

  在汽车产业中,重庆市大明汽车电器有限公司、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捷汽车零部件(重庆)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被评为“专精特新”。运用科技手段赋能企业产供,提升产业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实现数智化转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成为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主动选择。

  平伟汽车正受益于此。平伟汽车冲压模具加工数字化车间使用定制化生产制造系统平台,自主研发智能编程系统、在线检测系统、生产运行监控系统,配以MDC设备实时监控和仿真模拟,打造了一个国内领先的离散型制造数字化车间,企业也在2018年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

  平伟科技常务副总经理杨晓东说,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已经构建了一张较为完善的网络,上下游协同度较高。已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够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为更多中小企业转型提供借鉴,对整体产业具有较强带动作用。

  2021年,重庆大明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明电器总经理张晓明也认为,两江新区汽车产业生态良好,前不久又出台《重庆两江新区支持工业技改的若干政策》,鼓励企业智能化升级。汽车产业链将有更多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和内生驱动道路,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两江新区高度重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积极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正组织开展优质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工作。”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局长胡景兵介绍,与龙头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数字化等方面面临难题,一些企业也对自身是否符合“专精特新”条件存在疑虑,“我们组织专班,帮助企业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条件,首先从申报层面帮助企业迈出第一步”。

  继续做大“专精特新”数量,两江新区以建设产业功能区、实施“链长制”为契机,建立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对连续两年主营业务、利润收入正增长的企业进行重点关注。

  在两江新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中科摇橹船、博拉网络等一批数字经济企业都被纳入其中,目前入库企业超过400家。

  胡景兵介绍,虽然入库企业体量不大,但专业化程度较高、创新能力较强,且自成立以来始终沿着精细化、专业化、特色

留下评论